拆開漢字道破天機,一筆一劃皆是人生!

縮放:

漢字是藝術的文字。從古至今,雖然漢字的形態、音調和內涵都發生了變化,但在那獨特的筆畫字形中,仍然蘊含著中國人豐富的想象和內涵。

一個字,往往藏著一種人生的智慧。一個漢字就是一部文化史;就如同我們的人生,它包含著中國人的處世哲學;是一束照亮我們生命的光;認得漢字,賞得風月,識得箴言,悟得人生,是我們生而擁有的福分。漢字蘊含著我們老祖宗的深刻智慧。參悟漢字玄機,是學習為人處世,體悟人生哲理,也是讀懂中國文化。

語言大師林語堂,曾對“孤”“獨”二字做過有趣的“拆字新解”。他寫下這么一首打油詩:

稚兒擎瓜柳棚下,細犬逐蝶窄巷中。

人間繁華多笑語,唯我空余兩鬢風。

“孤”與“獨”分別拆開,是子與瓜、犬與蟲。在林語堂眼中,寥寥二字四旁,卻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畫:小孩兒在棚下捧瓜嬉笑,小狗歡叫著在青石老巷中逐蝶,垂垂老矣的他獨倚橋邊,目睹人間笑語,卻不禁反襯出些許晚年的孤獨心境來。

“首”+“走”

頭腦不停的執行,才能找到方法、道理。如果做什么事情,只知道蠻干,不動腦子,那就不可能找到“門道”。老子曰: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。在精神層面尋找人生的信仰、方向、信念,那便是人生之“道”。

“二”+“戈”

戈是古代的一種兵器,兩個戈背對背相連相擊,既相互割裂,又相互依存。

凡事都有兩面性,人也是一樣。正與邪,善與惡,主要是看哪個方面占主導地位。每個人,都不愿承認自己的不完美。戰勝敵人容易,人生最大的敵人,其實是自己。

人 + 一 + 叩

對每個人來說,生命只有一次,對于人生、命運,常有很多的困惑疑問而難以解答,只能在生活中不停地“叩”問!古人云:“不知命無以為君子。”

“衣”+“一口田”

“知足是福”“福”,左邊似“衣”,右邊是“一口田”。古人認為一個人有衣穿有飯吃,就是“福”。和古人相比,現代人的物質生活不知要豐富多少,我們普遍有衣穿有飯吃,實現了溫飽,有的甚至大富大貴。但很多人卻并不快樂,反而終日愁眉苦臉。

因為現代人的欲望,已不再停留在有衣穿有飯吃,往往想要更多。上進心是好的,但過度的不滿足卻成了欲壑難填,失去知足常樂的心態。只要欲望一時得不到滿足,就會痛苦煩惱,甚至嫉妒仇視別人。幸福,不是擁有太多,而是剛剛好。

“貝”+“才”

“貝”,是最早的貨幣。一半是錢,一半是才,就組成了“財”。人人都想擁有更多的財富,這無可非議。但“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”。李白曰: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盡還復來。”要靠自己的真才實學去賺錢,偷機取巧注定不能長久。

“畐”+“宀”

財富:一半是福,一半是災。老子說:“福兮禍所倚,禍兮福所伏。”福禍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。財富夠用就好,過多的財富,不僅會帶來“福”,有時也會帶來“災”患。

心 + 吾

找到自己的本“心”,發現自我,也就“悟”了。用心去體會自我,最后的“大悟”就是“今日方知我是我”!

田 + 心

思考就是,在心靈的田地里,智慧的種子在發芽。

立 + 日 + 心

心上立起一枚太陽,相信世間所有的溫暖,都是與人為善的心意。珍惜緣分,擁有現在,就算給不起太多的溫暖,也不要去傷害。

“工”+“力”

成功=工作+努力。自古成功無捷徑,千錘百煉才成鋼。要成功,在工作中就要盡心盡力,下工夫、出大力,才能功到自然成。

“今”+“點”

所謂堅持,就是每天努力一點點。人生就像一只儲蓄罐,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,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,回饋于你。

“日”+“光”

一“日”用“光”了,一天就“晃”過去了。一輩子用光了,生命也就晃過去了。人這一輩子,看似很長,其實很短。一寸光陰一寸金。時光是最寶貴的。

“句”+“多”

“夠”就是剛剛好,再講一“句”就“多”了。做任何事,也是一樣的道理,過猶不及,恰到好處就足夠了。

“知”+“日”

“日省吾身,是人生的修行”“智”,上知下日,“知”又是矢與口的組合。不禁想到,古往今來的智者,大都有靜處獨坐、日省吾身的習慣。

明代思想家袁了凡說:“日日知非,日日改過。一日不知非,即一日安于自是;一日無過可改,即一日無步可進。”一個人在某個領域中站得越高、眼界越寬,越會明白人外有人、天外有天。學會自省和謙遜,自省使人自知,自知使人進步。

“串”+“心”

心多不是好事”,“患”字,上面是一個“串”,下面是一個“心”,像一“串”的“心”,即是多心,患得患失。一種是貪得無厭。若一個人不能一心對待得失,這也想要、那也想要,怎能不心生憂慮呢?最終往往什么也做不成,得不到。一種是害怕失去,尤其在感情上。古龍曾說:你想得到的越急切,失去的可能就越大。人一旦多心,就把感情搞得越來越復雜,離當初的單純遠了,所愛之人也越來越遠。我們都該學會慢慢放下,對人對事,簡簡單單,一心一意。

“谷” + “欠”

私欲如山谷,再怎么填也覺得欠點什么,所謂“欲壑難填”,過度的欲望,會帶人走向罪惡的深淵。人心不足蛇吞象,世事到頭螳捕蟬。

“走” + “己”

人生的每一次提升,都是靠自“己”,一步一步“走”出來的。靠人不如靠己。認定了的路,再痛也不要皺一下眉頭,要知道,再怎么難走都是自己選的,我們沒有資格喊疼。

“牙' + "耳"

牙齒咬著耳朵,是說一些極隱秘的話。邪惡的事情見不得陽光,都是在背地里悄悄謀劃的。做人光明磊落,就是“事無不可對人言”,不是沒有隱私,而是沒有陰私,沒有害人的陰暗心思。

“心”+“白”

“恐懼,是內心的空虛”,“怕”字,由“心”和“白”組成。內“心”一片空“白”,往往是一個人內心空虛、不自信的時候。無畏者,一是初生牛犢的無知,一是歷經磨煉的自知。方法,無非是懂得不間斷地學習、自省,以信念自勉,以仁愛充實心靈。如此,內心便有了底氣,自然不怕、不懼。

 

“大”+“虧”

“自大終要吃大虧”,“夸”字,上面是個“大”,下面是個“虧”,可以這樣理解——一個自大的人,總要吃大虧。自信與自大不同,前者是氣定神閑、不卑不亢,后者往往喜歡嘩眾取寵,或掩飾自己的無知無能。世間當然不乏狂傲的天才,但多數人更需要看本錢,認清自己的位置。隨意的不自量力,終會在不斷的膨脹和莽撞中遭受教訓。

“矢”+“口”

話不在多,有的放矢,一語中的。像射出的箭,直指事物的本質,才叫“知”。相反,說了一大堆,卻不著邊際,自以為懂得很多,其實并不是真的懂。

“己”+“心”

做人,切“忌”不能“心”中只有自“己”。心里只有自己的人,還能容得下誰呢?沒想到,這個道理,老祖宗在造字的時候就告誡過我們了。

“少”+“力”

“事事偷懶一點,終歸差人一等”。人生的優劣,先天只能決定一部分,后天努力卻不容小覷。且看“劣”字的構造:少與力。若一個人在每件事上都要偷懶,哪怕他先天條件好些,最終也不免要在人生的跑道上落后。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。你的付出,決定你人生的優劣。

“心”+“亡”

“忙“字,“心”“亡”為“忙”,人一忙,“心”就丟了。一個行色匆匆的人,往往是一個無“心”之人。忙中出錯、忙中出亂,就是因為忘記傾聽內心的聲音。一個疲于奔命、無“心”生活的人,怎不會犯錯出亂,又怎能把自己的人生過好呢。

便

“人 ”+ “更”

與“人”方便,“更”是與己方便,利人實利己。但行好事,莫問前程;與人方便,自己方便。

 

“不” + “口”

真正反對你的人,往往“不”表現在“口”上,而是暗藏在心里。和擺在臺面上的沖突相比,暗地里的爭斗要危險得多。

草 + 人 + 木

“人”立于天地“草木”之間,品茗悟道,融入自然,天人合一,至人無己。“人在草木間,可得心安”茶,是人面對自然的態度,也是面對內心的態度。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,人和茶之間有著禪意的相連。佛說“一花一世界,一草一天堂,一葉一如來,一沙一極樂,一方一凈土,一笑一塵緣,一念一清凈”。生命如一盞茶水,其中的浮沉與苦甘,是經歷滾滾紅塵后,選擇回歸淡泊的人方能細品。浮生若夢,一杯清茶解煩憂。

“舍”+“予”

“給予即快樂”,舒心的“舒”,左邊是舍得的“舍”,右邊是給予的“予”,恰是舍得給予之意。生活中,我們在得到什么的時候,也許會歡欣、狂喜。但當我們甘愿為某人、某事付出的時候,那種內心的充盈卻是無可比擬的。

在中國人的理解中,“舍得”,即有舍才有得;而在西方的圣經里,也有“施比受更有福”的教誨。自己富足時,不忘有缺乏的人,這是一種力所能及的善良;在自己缺乏時,仍能伸出同情的手,則更難能可貴。

舍得給予,才能收獲充實。

“人”+“亭”

“既要有前進的勇氣,也要有停下的心氣”。中國古代的驛道,每隔一段路,便有一個亭子。這些亭子,是為了讓人們暫時停下疲累的腳步,補充體力、蓄積精神,好讓往后的旅程能走得更快、更遠。亭者,停也。

“停”字,是一個“人”和“亭”靠在一起。蔣勛說過:爬山時遇到亭子,就是在告訴我們,不要再走了,這里的風景美極了。讓自己在亭子里歇息,看花開花落,看雁過南天,舒緩心境,捋清前路。人生的路很長,我們總要前行。偶爾停一停,不必急。

圖文源自:周易面相大叔

本文內容只代表作者觀點

太極圖的來歷、種類及內涵
詳細
六爻預測疾病
詳細
給您詳細介紹中國農曆的由來
詳細
解讀易經(第六十一卦)——中孚卦
詳細
解讀易經(第二十三卦)——剝卦
詳細
為何為人占卜要收費?
詳細
鬼節的來歷
詳細
易學教你如何看待自己做命運的主人
詳細
九星應克
詳細
新居喬遷紫微開運法
詳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