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行與術數(三)

縮放:

這一章我們將介紹五行中對應的術數在古代的運用例項。請先復習一下以下表格。

 說明:古代經學家認為“十”為“土”的成數,筆者認為“五”既是土的生數也是土的成數。

我們都知道,現今越是所謂現代化的城市,它在某些方面越是顯得脆弱。最典型的就是城市的排水系統,有些城市只要遇上連續三天的大雨,城市就出現內澇現象,很多地方積水,甚至會形成水災。那么中國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統是怎么建造的呢?又根據什么原理來設計呢?

我們先來看看古籍的記載,《左傳‧隱公九年》:“九年春,王三月癸酉,大雨霖以震,書始也。庚辰,大雨雪,亦如之。書,時失也。凡雨,自三日以往為霖。平地尺為大雪。”這段話的大意是:(隱公)九年春季(公元前714年),周王朝歷法的三月初十日,天久下大雨而且打雷閃電,《春秋》從這一天開始了記載。十七日,又久下大雨雪(指雨加雪天氣),《春秋》也只記開始的日期。之所以記載,是由于天氣不正常的緣故。凡是下雨,連續下三天以上就叫“霖”。平地雪深一尺就叫“大雪”。

從上述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發現幾件有趣的事情,孔子選擇從魯隱公九年三月初十日這一天開始了《春秋》的編年史,而這一天剛好是魯國的國都曲阜遭遇了反常的天氣,下大雨,一直下了八天時間,到十七日開始,大雨中又夾雜了飄雪;筆者個人判斷這樣反常的天氣至少持續了十天以上,但是沒有任何記載表明,魯國國都的內城出現嚴重積水現象,或曲阜城出現了內澇。

《漢書‧五行志》:“文帝后三年秋,大雨,晝夜不絕三十五日。藍田山水出,流九百余家。漢水出,壞民室八千余所,殺三百余人(三百多鄉民在洪水中喪生)。”從《漢書》的記載中我們知道,漢文帝后元三年(公元前161年),西漢的首都長安(今陜西省西安市)一帶“大雨,晝夜不絕三十五日。”引發藍田縣山洪暴發,漢江發大水,有萬余民眾受災。但長安城及西漢的皇宮內城,卻能扛過這么大的雨,無受災記載及內澇記載。類似的記載還有很多,筆者在研究古籍中發現,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統是根據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來設計的。

以周朝諸侯國國都的排水系統為例。在尋找建立國都的地點時,采用“內陰外陽”的原則勘察地形。城內找低濕地挖人工湖(有天然湖泊可利用更好)作為陰溝(現代稱暗溝)[1]排水的地方。而陽溝(現代稱明溝)[1]的水一律排向城外的護城河。根據《周禮》的規定[2],諸侯國都城內的主要道路東西向有九條,南北向有九條[3]。暗溝與明溝均分布在道路的兩旁邊,東西向各五條,南北向各五條。采用左陽右陰的原則分布。例如東西向道路,人面東而站,沿道路左邊的為陽溝,右邊為陰溝。南北向則面南而站。建筑群外部的暗溝尺寸為五十五寸見方(周朝的一寸大約是現代的2.3厘米)。

暗溝用土磚砌成,上面的蓋板為包五根金屬條的土磚,上面蓋上泥土,夯實。建筑群內部,如露天院落、天井等的暗溝寬十五寸,高三十寸,磚蓋板刻了一個中空的“土”字;明溝尺寸一律為寬十五寸,高二十五寸無蓋板。這種土磚與路面的土磚材質相同,為特殊燒制的,它不僅有一定的滲水效果,而且彈性硬度適中。暗溝與明溝在一些節點上是連通的,當城內的小湖泊水位到一定程度時,它會通過相連的溝渠排到城外的護城河中。而護城河的水位到一定程度時,它又通過明渠將水排到城外的低濕地帶或江河湖泊中。

上面提到的三個數位:五十五寸、三十寸、二十五寸,它們均涉及到五行對應術數的運用。因為《易經‧系辭上》認為:“天數二十有五,地數三十,凡天地之數,五十有五,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。”這段話被古代的經學家大量的引用于十三經等古籍的注疏中。

“天數二十有五”的字面意思是: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此五個奇數相加為二十有五;“地數三十”的字面意思是:二、四、六、八、十此五個偶數的相加為三十;而天地之數總和為五十有五。上表所列的五行對應的生數及成數,再加上這三個數位,是研究術數的基礎,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記下來。

而十五這個數位則涉及星辰等的執行規律,《史記‧天官書》:“為國者必貴三五……為天數者,必通三五。終始古今,深觀時變,察其精粗,則天官備矣。”文中的第一個“三五”指天下格局三十年一小變,五百年一大變;第二個“三五”指三辰五星。另外《禮記‧禮運》認為:“是以三五而盈,三五而闕(指月亮)。”

古人采用十五、二十五、三十、五十五這四個與天地有關的數位為溝渠的尺寸,用意很明顯,因為方寸之間自有天地,這種尺寸的溝渠起到了加快大雨水在天地之間自動迴圈的作用。在中國古代,有一些法術不太高的神仙或修道人,身上常帶著一個葫蘆,這種特殊尺寸及特制的葫蘆里面就藏著一片天地,他們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跳入葫蘆中遁走,快速回到自己的洞府。

另外,這四個數位均為“五”的倍數,它們的屬性又是屬土的,根據五行相克的原則,土克水。甚至連地面上漏水的地磚中間都是刻了一個鏤空的“土”字。所以,不管有多大的雨水,當它們通過明溝及暗溝流到城內的湖泊,及城外的護城河時,雨水已經衰減了至少50%。還有,溝渠內的土磚及道路上的土磚均與大地連成一體,它們對雨水均有很強的吸附功能,這也是土克水的表現形式之一。

反觀現今現代化城市的道路,大部分都是水泥、混凝土、柏油路等,這些材料已經改變了五行的屬性,它們使大雨水與大地之間產生了一種隔絕,使大地在吸收雨水上起不了作用。現代城市的地下排水管道材質也是如此,它們只有貯水蓄水的功能而無法吸附雨水滲透雨水回歸大地。這種造價昂貴又勞民傷財的現代化排水設施,與中國古代的排水系統根本無法相比。有的現代化城市還將市區內的濕地或小湖泊填平,開發房地產,這其實也是一種破壞自然生態環境、竭澤而漁的作法。

或許有讀者會問,現代化的城市沒有護城河,如果修建明溝明渠,那水往哪排呢?一般城市都會緊挨著大的江河湖泊或大海,那是明溝明渠排水的地方。中國古代的排水系統,體現了分陰陽(陰溝陽溝)、講究五行相生相克的“天人合一”的理念。而現今不管是東西方的城市,都只有埋在地下的陰溝,沒有陽溝。這也反映了目前陰陽反背,陰盛陽衰的社會現狀。(未完,待續)

注釋:

  1. 排水溝。唐‧丘光庭《兼明書‧楊溝》:“凡溝有露見其明者,有以土填其上者。土填其上者謂之陰溝,露見其明者謂之陽溝。”
  2. 《周禮‧冬官考工記》:“匠人營國,方九里,旁三門。國中九經、九緯,經涂九軌。”
  3. 九條道路的涵義與排水系統無關,這涉及到五行與術數的運用,因為“九”對應了五行中的“金”,也就是“九”為“金”的成數(請參看本文中的表格)。道路都是修在大地的“土”上,土生金,吉祥!

文:朝暉

測出行、出國
詳細
測官司訴訟
詳細
青龍在六爻八卦中的運用
詳細
五行及生克關系
詳細
易經教你如何化解夫妻不和
詳細
給您詳細介紹中國農曆的由來
詳細
解讀易經(第三十六卦)——明夷卦
詳細
陰陽間的變化規律
詳細
“愛、感謝、感恩”是宇宙的核心
詳細
解讀易經(第四十八卦)——井卦
詳細